食品安全检测新突破:利用氧化还原电位“锁定”致病菌
发布时间:2025-04-10 浏览次数:65 分享:
食品安全检测是保障公共健康的重要环节,但传统的细菌检测方法往往耗时长、成本高。最新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氧化还原电位(Redox Potential)的创新方法,可以快速、精准地识别和分类食品中的病原菌。这一技术的出现有望让食品安全检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。
一、什么是氧化还原电位?
氧化还原电位是衡量生物系统中电子转移能力的关键指标。简单来说,它反映了系统中物质的氧化或还原程度,负值表示系统更具还原性,常见于微生物繁殖活跃的环境,正值表示系统更具氧化性,通常微生物活动较少。研究表明,当食品中存在病原菌时,其代谢活动会显著降低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。因此,通过监测电位的变化,可以快速判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。
二、如何利用氧化还原电位检测病原菌?
该方法利用特殊电极测量样品的氧化还原电位变化,并生成特定的曲线。这些曲线能够反映病原菌的代谢特性,从而实现快速检测。主要流程包括:
样本准备:将目标样本稀释并培养,确保病原菌达到足够的初始浓度;
电位监测:将电极插入样本溶液中,实时记录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;
曲线分析:通过分析曲线的形态,如拐点、变化速率等,确定样本中的病原菌种类。
与传统培养方法相比,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仅需约16小时即可得出结果,而传统方法往往需要24小时或更长。
三、这项技术能检测哪些病原菌?
研究团队利用该方法对多种常见食品病原菌进行了测试,包括大肠杆菌(Escherichia coli)、沙门氏菌(Salmonella enterica)、单增李斯特菌(Listeria monocytogenes)等。结果显示,通过曲线的拐点和变化速率,氧化还原电位检测的准确率高达98.2%。即使是结构相似的细菌种类(如不同种类的李斯特菌),也能通过曲线的细微差异进行有效区分。
此外,该技术还结合支持向量机(SVM)等机器学习模型,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,使得检测更加智能化。
来源: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,作者~闻丞渤。